新闻中心

最大限度的保护您的合法权益

高级合伙人沙海涛做客《财经头条》解读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推进计划

2020-04-22/ 媒体报道/ 王卓雅

2020年4月21日,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沙海涛律师做客上海第一财经频道《财经头条》栏目,针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昨日发布的“2020-2021年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进行深度解读,同时为今年的“4·26世界知识产权日”预热助力。

2019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以下称“《意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制度、优化机制,提出指导性意见。2020年4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0-2021年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以下称“《推进计划》”),从制定修订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机制建设、优化知识产权快保护关键环节、扩大知识产权保护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资源保障、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和文化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保障八大方面提出共计133条具体推行计划。其中,推进专利法修订审议工作、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延长专利有效期,加强药品专利保护等亮点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针对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问题,本次《推进计划》提出在专利法及著作权法中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此,沙律师分析认为,目前商标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已存在“侵权惩罚性赔偿”的相关规定,并且在中央着力强调“推动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来,惩罚性赔偿的标准也随之提高,然而,这项制度在专利法及著作权法中却迟迟没有引入,导致司法裁判者对于专利及著作权领域存在的“恶意侵权”等行为无法课以高额赔偿,从而使得恶意侵权人的侵权成本降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权利人维权的积极性。如若本次《推进计划》中所提及的“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能够得以积极落实,无疑将极大增加对专利及著作权恶意侵权人的震慑作用,亦将持续激发社会大众的知识产权创造力。

本次《推进计划》亦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提出要求与愿景,沙律师结合自己多年来协助处理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经验指出,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向电商平台进行维权投诉时,常常会遇到诸如投诉材料较为复杂、平台处理周期以及投诉成功率相对较低等问题,同时,也不乏一些别有用心的垃圾专利持有人滥用权利进行恶意投诉的行为,而平台方在处理此类投诉时也难以进行侵权判断和利益平衡。因此,通过完善保护规则体系、构建多元共治的模式来切实加强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仍然任重而道远。 

此外,《意见》及《推进计划》均提到“完善新业态新领域保护制度”,沙律师指出,针对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新领域、新业态”,存在诸如知识产权保护客体扩大、侵权行为日益复杂、维权难度趋于上升等问题。以人工智能为例,相关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仍亟需完善。

节目最后,沙律师表示,面对中央提出的2022年和2025年两个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时间节点,社会各界要合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自主创新的核心制度,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为创新筑基,尊重知识产权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唯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有力促进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阅读原文

手机扫一扫
分享这则新闻